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最新动态
   
 
 
 
          新闻搜索
 
 
          本类最新新闻 NEW10
1 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
2 公司五届一次股东(董...
3 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
4 我提取班组获得“创新...
5 雅安地震 举国震惊
6 公司四届二次股东(董...
7 毛晓涛光荣参军
8 齐春华同志荣获上海市...
9 我公司荣获“服务平台...
10 我公司队在“119消...
 
最新动态|News
 
        新闻中心
 
 
沈平孃:让中药“穿”层薄衣-《文汇报》2007年8月27日-许琦敏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许琦敏          发布时间:2008-2-27 20:33:34            阅读:18304
 
内容摘要: 《文汇报》2007年8月27日-许琦敏

沈平孃:让中药“穿”层薄衣
   

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用药不便还是成为中药迈向现代化的“绊脚石”。从踏进中药厂的那一刻起,为搬开这块“绊脚石”,沈平孃一钻就是几十年。这块“巨石”正在她和她领导的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的努力下不断松动。
    今年53岁的沈平孃,年轻时正赶上上山下乡,回上海后进了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学习精细化工。毕业分配时,本应对口西药制药厂的她,阴差阳错地进了中药制药二厂。
    第一次走进药厂车间,她感觉似乎一下从1978年倒转回了30年代:巨大的药锅里,正咕嘟咕嘟地熬着药,气味浓重的蒸汽熏得整个车间雾气重重,墙上也都结起了黑糊糊的药垢。工人操着勺舀起药丸,用漏斗往瓶子里装药……
    中药要走向现代化,这样可不行。此时,沈平孃才发现,自己工作入对了门,在对中药制药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中,精细化工正好发挥作用。
    要把大碗汤药、大把丸药、大摊膏药,做成像西药那样小巧轻便、均衡稳定的片剂、搽剂等,说来容易做来难。沈平孃举了个在她看来“不算复杂”的例子——给中药片芯包薄膜衣。
    包裹上传统的糖衣,药片要增重80%,仿佛穿了件厚棉袍,她就带领技术人员改用高分子材料,药片增重仅3-6%,可以稳定地贴附在药片上几年不变。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工程参数,技术人员除了根据不同药材摸索、调整薄膜衣配方,还要测定包衣机器内的温度、进风速度、材料喷射速度等十多个参数——给药片妥贴地“穿”层薄衣,得花上一年左右时间。
    在沈平孃看来,这只是中药走向规模化生产中的小小“跬步”,但正是无数“跬步”的积累,才能最终走到千里之外的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目标。近年来,她带领团队已完成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攻关项目《微波萃取在中药制药技术中的应用》、《纳米微胶囊技术在中药抗肿瘤药物中的研究》、《中药透皮吸收新剂型研究》等20余项。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她就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人工麝香,既满足了医疗用药需要,又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如今,人工麝香已几乎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每年创利逾千万元。不仅人工麝香,十多年来,她领导研究的银杏酮酯、“糖克”等多个国家一、二类新药,多次填补了国家新药空白。
    探寻复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借助新技术充分利用中药材,并开发出适合现代人用药习惯的剂型,是沈平孃即使在睡梦中也挥之不去的问题。但她更关注的,是研发团队的培养。从1999年,带着上海市药材公司下属研究所的五六个研究员来张江创建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张江园区的创业楼里搭建起实验室,八年来,中心已发展起了一个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年轻科研团队,还完成了从吃“皇粮”到自负盈亏的转变。
    为了和这群“小朋友”——沈平孃这样亲切地指称她的科研团队——顺畅沟通,她还特地熟悉起了网上交流:上班就挂上MSN、发帖子收集员工意见……连她留学英国的女儿都感叹妈妈的“时髦”。
    虽然薪资水平无法和外企相比,但凝聚力却使沈平孃领导的这个年轻团队焕发出强劲的创新力:他们开发的戒毒中药片剂“济泰片”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正与美国哈佛大学McLean实验室合作进行生化指标测试;从老中医经验方中开发出对抗带状疱疹等病毒性疾病的“病毒灵”,已进入二期临床,正准备向美国FDA申报新药。  本报记者  许琦敏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联系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牛顿路200号4号楼 沪ICP备19039227号-1
访问统计: